满族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,早在隋唐辽金时期,就有很多关于女真族歌舞的记载,到了明代中后期,女真人比较普遍地使用琵琶、三弦、奚琴等伴奏乐器,更加丰富了本民族的音乐歌舞。史书记载,1596年正月初一的新年宴会上,身为部落首领的努尔哈赤也能亲自弹琵琶伴奏,加入众人的歌舞行列,说明当时女真人都掌握一定的歌舞技能。
满族传统的舞蹈清代称为“蟒式”,即满语“舞蹈”一词的译音。其一般的动作是“举一袖于额,反一袖于背,盘旋作势”,又有男蟒式,女蟒式之分,表演时两人相对而舞,众人拍手而歌为其伴唱。这种舞蹈逢喜庆宴会酒至半酣时,主人和宾客即兴起舞,边跳边唱,朴实而又热烈。由于满族本是骑射民族,其舞蹈中保留了许多与骑马狩猎有关的内容,比较典型的是由民间称为“打麻虎子”的游艺演变而成。所谓“麻虎子”民间也称作“马猴子”,满语的本意是画成“鬼脸”的皮制面具。表演时一些人戴上这种面具装扮妖魔鬼怪、狼虫虎豹,另一些人则扮成猎手,交替起舞并作搏斗厮杀之关,最后以猎手降服“麻虎子”而告终。这种舞蹈早在清入关前就已在宫廷宴会时演出,入关后一直保留,至乾隆时期改称为“扬烈舞”,演员的装束也由猎手变为八旗将校,并被赋予“征服八方、一统天下”的政治寓意。而前述“蟒式舞”那种比较文雅的形式,则命名为“喜起舞”,在宴间由大臣们两人一组,轮番表演,并以满语歌词和传统乐器伴奏。“扬烈舞”、“喜起舞”合称为“庆隆舞”,直至光绪年间仍在宫廷中上演。
在满族民间,还有许多沿袭传统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歌舞形式。如萨满祭神时边唱边跳的表演,能根据所祭神的不同,摹仿出虎、豹、熊、鹰、鹿等各种动作,民族特色十分突出。在东北地区一些地方流行的满族秧歌,不仅表演服装和道具与清代八旗制度密切相关,舞队的行进方式(俗称“走阵”)也来自作战时的阵法,舞姿粗扩豪迈,别具特色。满族的太平鼓舞也很出名,据说这是乾隆年间八旗军队获胜凯旋时表演的舞蹈。鼓形类似团扇,铁条为架,羊皮蒙面,鼓柄饰以铁环,舞时以鼓鞭敲击,铁环孔随着抖动作响,再配合不断变化的舞姿舞步,既铿锵有力又优美活泼,现在的东北、华北许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这种民间舞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