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的满族由于社会组织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原因,一般都是在八旗内部通婚。议婚的双方家长对另一方的年龄、人品、家境互相同意后,男方要派至亲女眷到女方家相看姑娘,对其才貌完全满意当即赠送金银首饰以为定礼,称做“插戴”或“放小定”。过一段时间后,男方之父再亲至女家,将备办嫁妆所需的钱及布疋等送至,女方之父亲自设宴款待,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及有关事宜,这一仪节称作“换盅”(因席间两亲翁要相互敬酒)、“过礼”或“放大定”,此时两家己确定亲属关系,只待至时嫁娶。在即将娶亲之前,男家还要派人给女家送去肥猪一口,称作“摘索猪”。女家杀此猪宴请本家族亲友,通报姑娘即将出嫁之事,同时祭告祖先,并把自家子孙绳(俗称索绳)上代表将嫁之女的索线摘下,寓示其不久即要出嫁夫家。
正式的婚礼早期分三天举行。第一天女家送嫁妆至男家布置好的洞房内,随去的女眷将被褥帘幔等布置整齐即回,俗称“送行李”。男家则把娶亲的喜轿摆放院内,请来鼓乐班子吹打演奏,俗称“亮轿”。此日新娘和送亲队伍也离家上路,至距男方家较近的途中亲友家住下,称作“打下处”。第二天拂晓,由新郎率领的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从各自住所出发,至中途相遇时,迎送亲车(轿)并排停靠,新娘由其兄长从送亲车(轿)抱到迎亲车(轿 )上,俗称“抱轿”或“插车”。队伍行至男家院门外时,里面故意把门关上,不让车(轿)进入,鼓乐手在轿前吹奏,新娘则坐在轿内,俗称“憋性”或“劝性”,意为去掉新娘的任性脾气。片刻门开,新郎象征性地向喜轿射三箭,意为去掉新娘带来的邪祟,然后新娘下轿,由女眷或伴娘搀扶,跨过安放在门口的马鞍或火盆入院(马鞍、火盆也有安设在院内屋门口的,取“平安过门”,“红红火火”之意)。新娘顺院内铺的红毡走到事先摆好的供桌前,与新郎一同向北跪拜,俗称“拜北斗”。然后由男方家族萨满用满语念“阿察布密歌”(满语“合卺”之意)。也称“哈力巴经”,为新人祝福。随后新娘怀抱“宝瓶”(内装五谷、金银)走至洞房门前,新郎用秤标挑下红盖头扔到房顶上,取“称心如意,步步登高”之意,新郎入洞房至炕上的喜帐内端坐(也有在院内另搭帐蓬的),俗称“坐帐”或“坐福”,以时间长为吉利。一般至下午新娘结束“坐帐”与新郎同吃“子孙饽饽”(一种内包小饺子的饺子),并故意不煮熟,取多“生”贵子之意。至晚新人与男家父母兄弟姐妹同吃“团圆饭”然后洞房就寝。
第三天晨起,新娘在婆家人带领下至灶房向灶王神位行礼,再向居室内西墙所供祖先神位行礼。随后逐一引见男家亲属,新娘要向长辈和平辈年长者长行礼,并为其装烟敬上,受礼者要回赠一些首饰钱物,称作给“装烟钱”。平辈年幼及晚辈者则给新娘行礼。这种仪式统称为“分大小”或“认亲”。当日还要有“开箱”(或称亮箱)仪式,即新娘把随嫁妆带来的绣花荷包、鞋袜等分赠给婆家人及亲友,一是作见面礼,二是展示自己的女红手艺。
婚后第三天,新娘新郎同回女家,称“回门”,当日便归。婚后约一个月左右,丈夫要送妻子回娘家住十几天或二十几天,俗称“住对月”。上述这些习俗现在多以简化,但一些受时代环境影响不大的主要仪节,至今仍保留在满族民间。